中国影响力指数

【2024年3月8日-3月14日】

本期中国企业的热度小涨4%,提及量达到2700,但涨幅不算亮眼。好消息是,正面评价从4%升到6%(104次涨到147次),而负面评价基本没变,还是21%(563次到567次)。不过,虽然讨论度上去了,但整体曝光量反而跌了10%,从1840万掉到1660万,说明观众的关注度可能在变化。

本周期内,中国企业正面临更严格的“显微镜审视”,比如舜天化工的“结婚令”持续点燃关于劳工权益的舆论战。同时,中国企业的全球扩张步伐未停,不管是并购还是基建项目,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,但在一些海外市场也遭遇了更多质疑。AI技术的飞速进化(如DeepSeek和Monica)让人又爱又怕,话题热度居高不下。

整体来看,负面情绪主要受反腐调查、劳工权益问题以及环境争议推动,包括华为在欧盟的负面新闻和新能源电池供应链中的强迫劳动指控,直接拉高“槽点”指数。

【会员内容】

此报告仅限会员访问,请登录以查看内容。

会员登陆
影响舆论的关键事件:

1. 华为欧盟丑闻:企业声誉暴击

比利时警方抓人,欧盟议会直接封杀华为的游说团队。华为的国际公关压力又上一个档次。

2. AI 赛道:中国公司既被夸,也被怕

  • Monica AI 代理“Manus AI”亮相,技术超前,但引发“中国 AI 会不会威胁全球安全?”的讨论。
  • DeepSeek的数据存储政策,让外界担心用户信息安全,欧美市场的信任危机加剧。

3. 汽车行业:国产车加速抢占海外市场

  • 大众(Volkswagen)和**亿咖通(Ecarx)**谈合作,想把中国的智能座舱带到欧美。
  • 比亚迪(BYD)Atto EV杀入英国,国产新能源车正在欧洲加速卷起来。

4. 奇葩用工政策:逼婚的公司被骂惨了

舜天化工推出“必须结婚,不然开除”的政策,引爆网友怒火,社交媒体上疯狂吐槽。

5. 基建 & 企业出海:全球扩张继续

  • 中国企业承包伊拉克港口,想提升当地通航能力。
  • 乌兹别克斯坦建职业培训中心,加强技能合作。
  • 收购德国 Volocopter,进军飞行出租车赛道。

6. 环保 & 道德问题:争议没停

  • 电动车电池供应链被曝强迫劳动,外媒放大镜审视中国制造。
  • 中国企业在赞比亚的矿业投资被指破坏生态。
热门主题:

1. 中国企业全球业务
关于中国企业在全球各行业的商业活动和影响
声量占比:81.29%
提及量:321次
覆盖人数:180万

2. 中国AI技术进展
中国AI技术的进步,特别是DeepSeek AI的发展,以及它对全球市场和行业的影响
声量占比:7.95%
提及量:28次
覆盖人数:17.1万

3. TikTok美国争议
关于TikTok在美国面临的法律挑战及潜在禁令相关讨论声量占比:4.09%
提及量:87次
覆盖人数:8.8万

意见领袖:

正面发声者

负面发声者

中性立场

企业应对建议:

1. “逼婚政策”太离谱,赶紧公关补救!

  • 改政策!改政策!改政策!
  • 赶紧发声明澄清,别等舆情发酵成国际笑话。

2. 透明度拉满,别让“阴谋论”满天飞

  • 定期发布CSR(企业社会责任)报告,自证清白。
  • 环保、劳工问题必须整改,不然迟早被欧美市场卡脖子。

3. AI 技术牛,但“安全疑虑”要降温

  • 对外讲清楚 AI 发展方向,强调造福人类,而不是取代人类。
  • 和国际研究机构合作,提高公信力。

4. 反腐合规不能松,华为的坑别再踩

  • 第三方审计,对外秀一波“我很干净”。
  • 员工定期反腐培训,别给公司拖后腿。

5. 危机公关要快,别等热搜挂一整天

  • 设立“危机公关小组”,第一时间回应负面新闻。
  • 讲好中国企业的全球故事,避免被带节奏。

6. 海外市场多互动,别做“闷声发财型”企业

  • 定期在欧美市场开交流会,建立信任。
  • 根据当地市场调整战略,适应不同国家的商业环境。